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据日本《读卖新闻》6日报道,日本飞鸟时代(公元593~628年)从大陆传到日本的制瓦技术,在1400年后的今天遭遇危机,随着新型材料的普及,日本瓦片的生产量急剧减少。 据日本经济产业省的统计,1973年日本生产瓦片的数量超过21亿块,2004年下滑到10亿块,2010年再减少一半只有5亿块。与此同时,从事瓦片生产的厂商也不断减少。据日本全国陶器瓦工业团体联合会的统计显示,1979年时日本共有26...
日本古陶瓷研究家小山富士夫(1900—1975年)于昭和二十三(1948年)年把始建于平安末期到镰仓时代(约我宋元时期)位于日本列岛中部本州以南、四国以北一代的濑户、常滑、备前、丹波、信乐、越前地区的古窑场,定义为“日本六古窑”(图1)。基于1945年后考古工作者又在岐阜县的中津川和多治见一带、静冈县金谷地区以及渥美半岛、能登半岛等地相继发现了平安、镰仓、室町時...
珍 赏 从公元6世纪到公元16世纪,在长达一千年的时间里,中国始终是日本魂牵梦萦的楷模,他们漂洋过海,在这片深邃古老的土地上学习了先进的文明与技术。七宝烧,日本金属珐琅器的一种,日本人认为这种金属珐琅器美丽华贵,恰如佛经中提及的七种珍宝金、银、琉璃、玛瑙、赤珠、水晶和砗磲,故以“七宝”名之。七宝烧成器于16世纪,不仅在日本的传统工艺品中占有相当高的地位,更以其精湛繁杂的技...
在当今的世界上,日本人不仅对世界感兴趣,对申报世界遗产也非常有兴趣。不用多说,在几千年的历史变迁当中,自己国家的文化遗物能够成为有全人类共同财富之称的“世界遗产”,当然是一件好事情。何况,还可以借此传播国家的文化“软实力”,让当地的旅游经济成为新的“增长点”,拓展着无限的商机呢。 目前,日本已经有14处世界遗产。他们是:&...
图片资料 年代:南宋(1238年) 等级:国宝;质地:纸; 价值:宋代人物画代表作; 流入日本时间:古代(南宋); 收藏地:京都东福寺 简介:禅师的肖像画,在日本人称为顶相。唐宋禅宗的很多门派在中国都衰落了,但是在日本却一直流传了下来,于是宋代的禅宗艺术品大多也保存在日本。禅门的肖像画主要是师傅给弟子的,上面有题字,证明师承。无准师范是宋理宗的国师,径山寺主持,南宋佛门的...
据日本新华侨报网消息,近日,在日本东京举办的“中国王朝至宝展”,展览展出了中国夏代至宋代的各朝代文物共计168件,其中六成是中国的一级文物。截至目前,参观人数已经突破了10万。 博物馆馆长钱谷真美将一本纪念图录,赠送给了第10万名参观者――日本埼玉县行田市的一名19岁大学生木村梨奈。木村称,“听了中文老师的介绍,我就一直想来看看这个展...
《中国甲午以后流入日本之文物目录》,16开本,分为9卷3册,自1946年编成后,终于在延宕66年后由中西书局首次正式出版。 该目录系1946年由国民政府教育部清理战时文物损失委员会京沪区办事处组织编制,京沪区代表徐森玉主编,上海合众图书馆馆长顾廷龙具体负责组织实施。顾廷龙先生在为1981年国家文物局内部油印本撰写的《跋》中回忆说:“参考书既备,先生(徐森玉)乃延聘吴静安、程天赋、谢辰...
资料图:被盗铜造如来佛像 日本国家指定重要文物一尊制造于8世纪的佛像在1995年被盗由警方追回后,近日再次被犯罪分子偷走。 据报道,10月8日,日本重要文物“铜造如来立像”被盗。该佛像陈列在对马市峰町木坂的海神神社,对马北警署正在就这一被盗事件进行调查。 警方透露,当地时间10月8日下午12点50分左右,海神神社的相关负责人报警称:“神社的宝物馆锁被撬坏,...
瓷盘底部的生产年代(上) 瓷盘中的地图表明日本版图中不包括钓鱼岛。(下) 首席记者 田蹊 摄 据兰州晨报报道:9月27日,为了证明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家住兰州市北滨河路润泽苑的著名收藏家、国家拍卖文物鉴定师王志林拿出了自己收藏多年的一个19世纪日本仁孝天皇(年号:天保)地图瓷盘,在瓷盘内绘有日本的版图,钓鱼岛不在版图之内。 当日记者在王志林家看到在一个直径为44厘米的青花瓷盘中绘...
正仓院修缮揭瓦后开放参观 日本国宝级文物正仓院9月21日开放参观。屋顶瓦片因修缮作业被取下。(共同社) 据共同社报道,日本宫内厅正仓院事务所(位于奈良市)21日公开展示了约百年来再次修缮的国宝级文物正仓院,这是正仓院首次在屋顶所有约3.6万片瓦片被揭下后开放参观。此次展示为期三天,23日结束。从应征者中抽签选出的约4200人将到场参观。 上一次开放正仓院修缮现场是在3月正式着手修理之前,此次是...
《红色记忆》展上,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绘制的地图等文物,再现了那段惨痛的历史,给观众以警示。 被日本人称为“尖阁列岛”的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日本国的固有领土”吗?昨日,在武汉市收藏品市场举行的“红色记忆”大型文献收藏展上,首次展出的一幅1937年由日本“帝国地图学馆”绘制的《东亚现势大地图》戳穿了这个...
从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到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日本在两次侵华战争期间劫掠的中国文物数量到底有多少?从中国劫掠的文物又有哪些? 要给出一个精确的数字,并将劫掠的文物全部一一罗列,似乎不太可能。或许,这将是一个永远无法揭开的谜,也是留给中华民族、炎黄子孙永远的痛。毕竟,被日本公然劫掠、巧取豪夺、敲诈勒索等方式劫掠的文物浩如烟海,即使进行系统统计也难以完全囊括。 不过,《中国甲午以后流入日本之文...
吉林 周军 石宪 “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可参造化先天妙,无极由来太极生。”这是清代诗人龚轼在《陶歌》中对青花瓷由衷的赞美。素雅恬静的青花瓷被外国人称作中国的“国瓷”,它从唐朝的萌芽到元朝的成熟,再到明朝的繁荣、清朝的鼎盛,历经了千年的风雨,依然历久弥新、动人心目。同样,在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其青花技艺因受到中国传...
中国甲午后流入日本文物曝光 曾被掠夺15245件 《中国甲午以后流入日本之文物目录》首度公开出版 首部由中国学者编成的流入日本的中国文物目录《中国甲午以后流入日本之文物目录》15日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首发。这是该目录编成66年后首度公开出版。该目录收录了甲午以后至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被日本劫夺的中国甲骨、石器、铜器、刻石、陶瓷、古玉、丝绣、书画、写经、拓本、杂物、古籍等类中国文物15245件,大...
东京2012年9月5日电 早前,日本媒体《中文导报》周刊在8月30日发表了一篇题为《日本每日拍卖行,货真价实吸人眼球》的文章,内容提到越来越多来自中国的古董商、投资家将目光投向日本的拍卖市场。国庆节长假将至,不少国内古董商都希望利用这段时间到访日本探宝,从而买到一些货真价实的古董字画。为此,每日拍卖行(Mainichi Auction)宣布即将于10月6日举行“绘画-版画-雕塑R...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